“想摆摊却不知道卖啥?跟风网红品又怕砸手里?”——这是很多摆摊新手的困惑。但有位00后在陌生城市摆摊卖蛋挞,却做到了每天营业额稳定1000+,出摊3小时内就能卖光所有产品。他没选热门的卤味、网红糯叽叽,反而靠“不起眼”的蛋挞赚到钱,背后藏着的摆摊逻辑,比“跟风追热”更值得想创业的人学习。
一、蛋挞摊爆火的秘密:选品先过“五重关”
这位摆摊者坦言,最初他也和很多人一样,每天搜索“摆摊卖什么好”,直到后来总结出“好产品的五个标准”,才选定了蛋挞——出餐快、备餐短、复购高、利润多、购买人群广。这五个标准,每一条都精准避开了新手易踩的坑:
首先是“备餐短、出餐快”。他曾考察过卤味和网红糯叽叽,发现前者每天备料要花5小时,后者制作过程复杂,出餐慢到让顾客失去耐心;而蛋挞用预制蛋挞皮和调好的蛋液,提前烤好保温,顾客来就能直接装盒,出餐速度比卤味快10倍。“摆摊拼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出单量,备餐久了,再好的品也留不住客。”他说。
其次是“复购高、人群广”。蛋挞不像网红品只有年轻人买,老人会买给孩子,上班族会当下午茶,甚至宝妈会一次买一盒当零食,从3岁小孩到60岁老人都是潜在顾客;而且甜度适中、口感软糯,吃过的人容易回头,他的摊位里,有三分之一的顾客是“第二次来买”。
最后是“利润多”。通过找实惠的原材料供应商,他把蛋挞的成本控制得很低,再用“组合售卖”提升利润——单卖2元一个,10元6个,大多数顾客会选后者,既能让顾客觉得“划算”,也能快速清货,还能通过顾客分享裂变(吃不完的会分给家人朋友,间接宣传)。
二、摆摊不踩坑:比选品更重要的“适配逻辑”
除了选对品,他还总结出几个“反常识”的摆摊技巧,每一条都来自实战经验,比“盲目吆喝”更管用:
第一个技巧是“选品看人群,定价比店低”。他发现,年轻人多的地方可以试网红品,但中老人和小孩多的区域,一定要卖“接地气”的东西。比如在小区门口,别卖顾客没听过的网红小吃,像绿豆沙这类熟悉的品更受欢迎,但要注意定价——顾客会下意识和店里比,他曾见过有人摆摊卖比超市还贵的饮料,结果半天没开张。“大环境下大家对价格敏感,摆摊比店里贵,不如不做。”如果遇到成本高的情况,他会想办法找更实惠的采购渠道,而不是抱怨“用料好所以卖得贵”。
第二个技巧是“用从众心理造氛围”。没人的时候,他从不会坐着玩手机,而是假装整理蛋挞、擦拭摊位,让路过的人觉得“这家店在忙,应该不错”;有人来买时,他会卖力吆喝,比如“刚出炉的热蛋挞,10元6个,划算又好吃”,幽默接地气的话术能降低顾客的防备心;一旦摊位前围了3个人以上,后面的人会自然跟着排队,形成“羊群效应”。他算过,同样的时间和位置,站着吆喝、假装忙碌的营业额,是坐着闲聊的3倍。
第三个技巧是“视觉+嗅觉双管齐下”。他的摊位有两个关键设计:一是灯箱招牌只写“热蛋挞 10元6个”,不堆多余信息,让顾客一眼看清“卖什么、多少钱”;二是摆上刚出炉的蛋挞样品,再用暖光灯照着,金黄的外皮看着就有食欲。更关键的是,他会控制烤箱温度,让蛋挞的香味飘到几米外,“视觉吸引注意,嗅觉勾起食欲,顾客很难不停下”。
还有一个避坑点是“避开竞品多的地方”。他曾在一个全是小吃摊的路口摆摊,结果大家都卖烤肠、冰粉,恶性竞争到利润微薄;后来换到一个只有2个小吃摊的社区门口,蛋挞没有竞品,营业额直接翻了倍。“与其在红海抢客,不如找蓝海区域,哪怕人流少一点,成交率也更高。”
三、我的感悟:摆摊不是“追热”,而是“做适配”
看完这位摆摊者的经历,我最大的感受是:很多人摆摊失败,不是因为“运气差”,而是错把“网红噱头”当成了“创业核心”。他们跟风卖卤味、做网红糯叽叽,却没考虑自己能不能承担5小时的备餐时间,能不能应对出餐慢导致的顾客流失;他们只顾着“卖得贵”,却没想想“顾客会不会觉得值”。
其实小成本创业的核心,从来不是“追热门”,而是“做适配”——适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(备餐不能太耗力),适配目标人群的需求(年轻人要方便,中老人要实惠),适配摆摊场景的节奏(出餐要快,能抓住流动客流)。就像这位摆摊者选的蛋挞,没有网红噱头,却胜在“简单、适配、易复制”,这才是普通人摆摊能赚到钱的关键。
更重要的是,摆摊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细节决定成败。比如招牌要不要突出价格、没人时要不要假装忙碌、怎么组合售卖能让顾客觉得划算,这些看似小事的细节,往往能拉开和其他摊位的差距。可惜很多新手只关注“卖什么”,却忽略了这些“能让顾客买单”的细节,最后只能感叹“摆摊不赚钱”。
四、想摆摊少走弯路?专业指导帮你“做对适配”
这位摆摊者的成功,离不开“试错后的总结”,但对大多数新手来说,没必要花时间踩坑——专业的小吃培训,能帮你从一开始就找对方向,比如山东厨仟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,就专门针对摆摊创业者,提供“选品+技术+运营”的全流程指导,帮你避开“盲目追热”的坑。
在选品上,厨仟艺不会让你跟风网红品,而是根据你摆摊的区域推荐“适配品”:如果在学校门口,会推荐蛋挞、烤肠这类10元内、出餐快的小吃;如果在社区周边,会建议做绿豆沙、简易卤味这类“接地气”的品,甚至会帮你分析“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”,比如中老人更在意“性价比”,年轻人更看重“方便快捷”。
在技术上,厨仟艺教的都是“省时省力”的方法。比如蛋挞,会教你怎么选性价比高的预制食材,怎么控制烤箱温度让香味更浓,怎么保温能让口感不变;不像新手自己摸索,要么烤焦要么保温不当,影响复购。甚至像卤味这类备餐久的品,厨仟艺也会教“半成品预处理技巧”,把5小时的备餐时间压缩到2小时,让新手也能轻松应对。
在运营上,厨仟艺会分享“实战细节”:比如招牌怎么设计才能突出价格和产品,没人时怎么“假装忙碌”吸引顾客,怎么用“组合售卖”提升客单价(就像10元6个蛋挞的策略),甚至会教你“接地气的吆喝话术”,让你不用尴尬,也能吸引顾客。
至今,厨仟艺已经帮助很多新手摆摊成功:有人学了蛋挞技术,在小区门口摆摊,每天3小时卖800+;有人学了简易卤味,用“半成品备餐”,不用早起也能出摊;还有人靠厨仟艺推荐的“组合售卖”技巧,把客单价提高了30%。他们都没追网红品,却靠“适配”赚到了钱。
五、摆摊创业,“做对”比“做热”更重要
这位蛋挞摊主的经历告诉我们,摆摊不是“赌运气”,而是“做对每一个关键选择”——选对适配自己的品,定对适配人群的价,做好能吸引顾客的细节。如果你也想摆摊创业,别再问“卖什么热门”,不如先想“什么品适合我、适合我的目标顾客”。
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品、怎么控制备餐时间,或者想学习摆摊的运营技巧,不妨了解山东厨仟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。这里没有“一夜爆火”的噱头,只有能帮你“稳扎稳打赚钱”的方法,从选品到出餐,从定价到运营,手把手教你避开坑,让你不用试错,也能快速找到摆摊的“盈利逻辑”。
记住:摆摊创业,赢在“适配”,胜在“细节”。选对方向,做好准备,普通的品也能卖出好成绩。